新闻资讯

为什么需要定制开发AI智能体?

2025-09-15

AI的能力已经足够强大,且大模型通常会提供类似ChatGPT官网的对话式交互页面,这本身就是一个通用型的AI智能体。但是在AI落地的过程中,仍面临三个核心难题:AI任务如何有效拆解、如何设计可用的AI交互界面、以及如何与现有软件系统协同工作。定制化AI智能体正是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而生的。

定制化智能体帮助我们系统性地拆解并编排AI任务。大多数A!应用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们往往需要一整套任务链条协同完成。例如,一个智能报销助手不仅需要识别发票,还要判断报销规则、提取关键信息、匹配审批流程、在财务系统中生成单据等。大模型本身并不具备执行这些子任务的能力,而定制化的A!智能体可以将任务拆解为多个步骤,合理调用模型、规则引擎、API接口等资源,实现从感知到执行的全流程闭环。这种“任务驱动+能力调度”的方式,让AI不仅能“看”和“说”,还能真正“做事”。

定制化智能体可提供更易用、更贴合业务场景的交互方式。一方面,它需要支持对话式体验,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,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习惯智能助手的年轻员工,延续toC的体验,提升了使用的直觉性。另一方面,AI智能体也需要能以“嵌入式”的形式融入现有软件界面,例如在CRM、ERP、OA系统中以侧边栏、按钮或弹窗的形式出现,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操作体验。这种方式更贴近传统软件的交互习惯,对于中老年员工或非技术岗位的用户来说,能有助于降低认知负担和学习成本。让AI不再是“另一个系统”,而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用户工作流中,成为现有工具的一部分。

定制化智能体的设计理念天然支持对现有系统能力的复用,而不是简单替代。众所周知,企业内部已有大量沉淀的数据、流程和服务,定制化的A!智能体能通过封装、调度、编排等手段,将这些“老系统”变成智能化的一部分,如图3所示。例如,在已有的合同管理系统中,智能体可以自动读取条款、提取风险点,并生成修改建议;在数据分析平台中,智能体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,自动组合图表、生成报告。这种源自定制化AI整体的能力,使企业可以在不大规模重构原有系统的前提下,将AI能力快速嵌入到关键业务场景中,实现“以我为主”的智能化升级。

总之,AI智能体不是单纯的模型封装或交互层,它的真正价值在于:用系统性的方式连接AI能力与业务流程解决“谁来用A1、怎么用A1、用A!干什么”的问题。而这些价值只有企业实际需求高度贴合,才能得到充分发挥。